四大名枞的说法形成是在武夷山制作乌龙茶后。武夷山有上千名枞,其中又以大红袍、铁罗汉、白鸡冠、水金龟最为名贵,被称为四大名枞。当然也有人将半天腰加入其中,形成五大名枞的说法,不过半天腰与水金龟、铁罗汉在特点上有重复之处,所以现在主流的说法还是四大名枞。
那么,武夷名枞的说法是怎样形成的呢?四大名枞又为何能够脱颖而出,蜚声四海?让我们走近那个年代,一起聆听武夷名枞背后的故事。
名枞文化的形成
说起武夷名枞,就不得不提到赤石这个地方。赤石从前有一块红色的大石头,因此得名。清末民初,赤石是武夷岩茶的主要产地,当时的赤石商业氛围已经十分浓厚了。据记载,民国时期,赤石有常住人口2.6万余,客栈20余家,声色场所40多处,茶行林立不计其数。
那时候,赤石的茶老板多是闽南人,他们委托包工头协助经营茶庄。茶树在无性繁殖之前,茶苗是由种子选育的。各个茶庄的茶人们在奇种的基础上,通过对比茶的性状特征、品质品相,将采摘期比较接近的茶挑选出来单独选育,产生了单枞奇种。茶人们又根据茶本身的故事、传说,根据茶的产地、叶形、香气、滋味等,为不同的茶冠以不同的“花名”,于是各个茶庄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品牌,每一个茶庄至少主打一到两个品牌,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名枞了。
佛教与武夷岩茶
天心永乐禅寺原为天心庵,明朝永乐年间,崇安县的富绅们重修,从此成为佛家的清修之所。清康熙四年,天心寺毁于战火,乾隆年间重新修葺,据说这次修葺的规模很大,仅僧房就有两千余间,并请鼓山和尚来主持,一时间成为我国东南一带最著名的佛教名刹之一。
一直以来,武夷岩茶传入台湾有“两脉说”,都与佛教有渊源。其一,在清代嘉庆年间,一位叫柯朝的人来到武夷山进香,把武夷岩茶的种子带到了台湾;其二是咸丰年间,林凤池赶考得香茗的故事。林凤池是台湾人,那时候的台湾省是挂靠于福建省,两块牌子一套人马,所以林凤池要到福州参加乡试。古人与今人是不太一样的,他们相信因果报应,因此林凤池参加科考后,他在台湾的亲朋好友们就出钱让他到天心寺许愿,以促其事成。烧香许愿,事成之后当然要还愿。这期间,林凤池将武夷山的茶苗带回了台湾老家。前有柯朝传茶,后有林凤池传茶,这些历史都被记录在了《福建省新志》里,同时也记录在了连战祖父连横所著的《台湾通史》里。
大红袍生长在九龙窠,原属天心永乐禅寺,四大名枞里,它成名最迟,名气却最大,现在已成为武夷岩茶的代名词。大红袍蕴涵着佛家文化色彩,还有乌龙茶文化色彩。关于它的命名,有皇帝说、状元说、茶婆婆说,等等。
贡茶文化的代表
铁罗汉是四大名枞里成名最早的,在宋代贡茶里就有铁罗汉、石乳的品目。铁罗汉总体上其貌不扬,但是为什么能够名列四大名枞第二位呢?说到这里,我们就必须先谈谈武夷山的贡茶文化。
自古以来,武夷有茶都是名茶,而且都是贡茶,从公元1302年到1557年,在这255年里,元明两朝设立御茶园,武夷岩茶一直作为贡品进献皇宫。在元代至正年间,天下贡茶共2000余公斤,而武夷山贡茶近1500公斤,占到了三分之二。武夷茶作为贡茶,宋有北苑贡茶,元设御茶园,从龙团到凤饼,再到密云龙。武夷山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:几乎所有的名茶都是以皇家贡茶身份出现的。此外,铁罗汉树形、叶形的奇种特征比较明显。因此,铁罗汉是皇家文化和奇种文化的典型代表。
清末民初,赤石有一座著名的茶庄,叫做泉苑茶庄,这个茶庄主打经营铁罗汉,产品行销台湾、东南亚一带,非常风靡。到了抗日战争时期,武夷山作为国统区,当时的闽南、东南亚属于日占区,茶叶作为战备物资被禁止互通。说到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。由于铁罗汉有压惊的功效,小孩易惊夜,当时泉州一带的妇女们就用包茶叶的纸张煎开水给小孩服用,目的是为了给小孩压惊。在当时,毛茶炒后经挑选、再用宣纸包成四方形状复焙,在包茶的过程中,茶叶没有干透,纸面上还残留着有益物质,因此用包茶纸泡茶同样具有功效。
|